听说,全国开设法学专业的院校达到了 611 所之多。相对理工科的试验室、试验器件而言,法学几乎是无本钱的专业,不必试验室和试验器件,几本书就可以敷衍。
提起法学名校,最响的莫过于“五院四系”,是新我国树立的五所政法院校以及四所大学的法令系的简称,这9所高校的法令学科在我国法学界具有无足轻重的位置,当今我国司法机关80%的主干人员均有“五院四系”的培育布景。
我国高级法学教育界曾有一种自负的说法:只要从“五院四系”走出来的人,才算是真实意义上的“法学科班生”。“五院四系”在很大程度上代表我国法学研讨和高级法学教育的顶配水平,可谓法学类院校中的泰山北斗。“五院”便是我国、西南、华东、中南、西北五所政法学院,“四系”便是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和武汉大学的法令(院)系。
1968年7月22日,在的指示下,《人民日报》刊载了《从上海机床厂看培育工程技术人员的路途》的调查报告,亲身写了一段编者按。
他说:“大学仍是要办的,我这儿首要说的是理工科大学还要办,但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新,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走上海机床厂从工人中培育技术人员的路途。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人中心选拔学生,到校园学几年今后,又回到生产实践中去。”
后来人们把这段话称为“七二一指示”。听说后边儿还有一句话(未作官方传达),叫做——“法学不办为好”。有了最高指示,我国的政法大学纷繁吊销。
据考证,“文革”傍边仅有保存下来且根本未中止招生的法令系只要一个,便是吉林大学法令系。
其实,还有另一个,便是法学的重镇——西南政法学院,但它被改为公安学院(至“文革”后期才招生),它不叫法令系了,所以真实保存下来的法令系只要吉林大学。
据闻名学者徐鲜明先生研讨,是由于其时罗马尼亚代表团要拜访我国,其间代表团提出来要拜访一所法学院校,所以在周恩来总理的主张之下,在离北京比较远的当地保存一所。这便是吉林大学法令系“文革”中还能招生的原因。
这既让人感到欣喜,又让人慨叹,由于若不是使团来访,假如不是要观赏法令系,或许我国的法令就会完全断层。
1088年在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产生了人类史上的榜首所近现代的大学,这个大学树立的时分就只要一个学科——法学。一百年之后,才产生了医学,再之后产生了宗教学。
但在900年后,法学在一个6亿人口的大国差点关门谢客,这怎样能让人不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