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又称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是起源于气管、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的最常见肺部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世界内居高不下,尤其在男性中,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列恶性肿瘤之首。因其早期症状隐匿,常被称为“沉默的杀手”。本文将详细揭秘肺癌,从定义、类型、症状、诊断、治疗到预防,一一为您阐述。
肺癌是起源于呼吸上皮细胞(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的恶性肿瘤。按组织病理学特点划分,肺癌大致上可以分为两大类:非小细胞癌和小细胞癌。非小细胞癌包括腺癌和鳞癌,是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小细胞癌则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肺癌,生长迅速且易转移。
1.吸烟:长期大量吸烟是肺癌的根本原因,吸烟者患肺癌的几率远高于非吸烟者。二手烟的危害同样不容忽视。
2.空气污染:室外大气污染,如PM2.5等颗粒物,以及室内装修产生的有毒气体、烹饪油烟等,均可能增加肺癌风险。
1.咳嗽:初期多为阵发性刺激性干咳,逐渐加重并持续,影响睡眠与日常生活。肿瘤阻塞气管时,可引起阻塞性肺炎,伴有咳痰、发热等症状。
2.咯血:痰中带血,血丝或小血块,因肿瘤组织血供丰富,质地脆,易在咳嗽或生长过程中破裂出血。
3.胸痛:早期可能是隐痛或钝痛,位置不固定。肿瘤侵犯胸膜、胸壁时,疼痛加剧且固定,深呼吸、咳嗽时加重。
4.呼吸困难:肿瘤占据肺部空间,影响肺通气功能,导致呼吸费力,活动后加剧。
5.声音嘶哑:肿瘤侵犯或压迫喉返神经时,导致声音嘶哑,无咽痛、发热等伴随症状。
1.影像学检查:X光胸片、CT扫描、MRI或PET扫描等,观察肺部是否有异常阴影或肿块,以及肿瘤的大小、位置和扩散情况。
2.组织学检查:痰液细胞学、经皮穿刺活检、支气管镜检查等,采集肺部肿瘤组织样本做病理检查,确定是不是为癌细胞。
3.血液检测:检测肿瘤标志物如CEA、NSE等,以及基因检测,帮助选择正真适合的靶向治疗药物。
4.呼气测试:检测呼出气体中的特定化合物,如氩气,评估肺癌的存在和程度。
1.药物治疗:服用以肿瘤血管为靶点的贝伐珠单抗,以ALK、ROS1重排阳性为靶点的克唑替尼等靶向药物。
2.手术治疗:早期肺癌患者建议进行手术切除,如肺结节切除、肺叶切除等。术后需配合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
3.介入治疗:利用穿刺针、导丝等器械,将治疗器械引导到病变部位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适用于不能手术和放疗的患者。
4.一般治疗:注意休息,适当运动,戒烟戒酒,调整饮食上的习惯,多吃新鲜瓜果蔬菜。
3.改善空气质量:减少室内空气污染,如保持厨房通风,安装性能较好的抽油烟机。
4.健康饮食:多吃含β胡萝卜素的蔬菜和水果,如西红柿、胡萝卜、菠菜等,有助于预防肺癌。
5.定期体检:高危人群应定时进行肺部防癌筛查,如低剂量螺旋CT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肺癌。
总之,肺癌作为一种严重威胁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然而,通过了解肺癌的定义、类型、高危因素、早期症状、诊断方法、治疗方法和预防的方法,我们大家可以更好地认识这一“沉默的杀手”,提高警惕,降低患病风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减少高危因素的暴露,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以便早期发现肺癌并采取比较有效治疗措施,提高治愈率与生存率。让我们一起努力,远离肺癌的威胁,享受健康美好的人生。(新乡市中心医院 肿瘤内科 周林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