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querynum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fjmxzx.com/inc/func.php on line 141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database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fjmxzx.com/inc/func.php on line 1414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tmt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fjmxzx.com/inc/func.php on line 145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ql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fjmxzx.com/inc/func.php on line 1454
学生喜欢的北大教授她的书房很有趣_风冷螺杆式冷水机组_东赢全站app官网下载安装_安博全站app下载安装最新版
欢迎访问安博全站app!
当前位置:首页 > 东赢全站app官网下载安装 > 风冷螺杆式冷水机组

学生喜欢的北大教授她的书房很有趣

发布时间:   作者: 风冷螺杆式冷水机组
产品详情

  走进李彦老师的书房,映入眼帘的便是通天的书架。书籍林立其上,从基础的化学原理到前沿的科研成果,从经典的化学实验到创新的科学发现,原子与分子共舞,老教授们的奠基之作与跨学科的“闲书”构筑起这片奇妙乐园。书架顶上,堆满烙下时光痕迹的教具,相框中装下跨越五湖四海的足迹,微观世界与宏观宇宙,在这里交汇。这位曾被北大学生评为十佳教师的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的“藏书”,还远不止于此。实验室里的瓶瓶罐罐,揭开物质的本源面貌,凝结成她眼中的化学之美,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又引她在与身边、与世界的每一次对话中,解读着生活之真。题字、照片、画像、奖章奖杯……一一铭刻着这位“旅行者”的脚步,从求学少女走上讲坛为人引路;科研、教学、学生工作、实验室组建……一点点垒积起李彦老师的经历,丰满而充实。纸页物件间,是大地的辽阔,字里行间,是化学为生活添上的温度。在这里,收纳了一整个宇宙,无限的可能,正在展开。

  “我这个书架确实是什么都有,”李彦老师半开玩笑着说道。在这方寸之间,实用的教学参考书、科研资料、专业工具书,还有好些有意思的闲书,或是上课、研究之用,或是为纪念所编、为友人相赠,每一本书,都承载着特别的情感,把整个书架填充得满满当当。书本的前边,零零散散地放着许多小物件,将不同阶段的故事写入其间,书架顶上,则被一件件灵巧清晰的结构模型占据,一处处褪色,印刻着岁月的脚步。

  时间穿梭而过,李彦的漫漫科研路,掩入这座书架,沿着书页溯源,开篇是老先生们遗留下的风骨。《润物细无声——徐光宪教授八秩华诞志庆集》静静躺在书房的一角,却不曾被李老师所忘记。作为“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获得者,这位“中国稀土之父”却始终如一地平和亲切,“我的第一篇英文文章就是徐先生亲手帮我改的”,李彦老师满怀感激地回忆道,先生的严谨治学和对学生的深切关怀,如同春风化雨,潜移默化间深深影响着李彦,乃至那一代的无机化学研究者。在2001年徐光宪80周岁之时,这本记载着先生厚重生平、学术贡献、学子留言的纪念书编著出版。“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做人,徐先生对我们的影响都特别大,我打算找机会把有先生修改印记的文稿捐赠给档案馆,”前辈师者的身体力行化作书页铅字,叮嘱着李彦做好一名教学出彩、师德出众、满载情怀的北大师者。

  榜样式的学术引领,一路贯穿着李彦的学术成长,给予着她汩汩勇气与力量。李彦老师捧起一本大部头,满怀激动地介绍道:“这是我去看望老先生们的时候,张启运教授送给我的,先生知道我所研究的纳米管催化剂要使用到可靠的相图数据,就直接送了我一本。”沉甸甸的专著,承载着先生厚重的学术涵养,极大地便利了后辈研究者们的查阅。800多页,1500多张相图,从2014年到2022年,年逾八十的张教授用整整八年的时间,各处翻阅文献,逐个校正偏差,一点点自己学着使用计算机,一张张亲自完成绘制,在年已九旬之时,终得编纂而成。面对这份老先生的心血结晶,李彦老师不住地赞叹着“太厉害了”,一本本专业著作超凡的学术价值背后,凝聚着对知识坚持执着的和对学术的不懈追求。

  书架上,还有一排特别的专业书籍,码得整整齐齐,它们都属于生物领域,见证着李彦老师科研道路上的探索,“这些书也很有意思,都是我当初打算转向纳米生物学研究所做的尝试”,她回忆道,“因没有系统性地接受过生物学训练,就只好搬回这么多大部头来啃。”纵使最后并没有转而研究纳米生物学,但这些书给予了李彦对这一新学科最真实的触感,又进一步扩充着她跨学科研究的积淀。

  “可以说,科学方面的书,我还是读了不少了,”从物质材料,到神经生物学,李彦找到了自己所热爱的方向,由此下定决心——专注于化学研究,同时与物理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等老师交叉合作,因为“科学研究需要交叉,要一直吸收新知”。

  如今,李彦老师的阅读,延续着先辈们的足迹,又在纵深化学中,拓宽着阅读的边界,但早已不再局限于书架上的书籍,而是紧跟学术前沿,保持研究敏锐性,获取最先进的信息动态。“我年轻的时候,要论看文献,我肯定是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青年里比较多的。”那时候的李彦,每天六七点起床后,就会像看晨间新闻一样开始读最新的文献,久而久之成了习惯。从期刊发表到学术报告,丰沛的电子资源充实着李彦学术的灵感,多年来收集的书籍又为她准确化核查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这番大下功夫的广博阅读,让李彦收到了圆满的果实。

  在她的书架上,有这样一张照片,实验室中的李彦手持纳米管,笑容满面地向学生展示着,这是2004年新闻联播报道中的一幕。那时候,李老师团队在纳米管结构可控合成中取得突破性进展,不仅发表在了Nature等顶级期刊上,后来更是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谢晓亮老师的贺信、东京大学工学院的聘书、自然科学奖的证书、全国三八红旗手的奖章……数不胜数的荣誉,背后是李彦潜心阅读、研究的岁月,现在是对李彦学术上一步步稳扎稳打的最好肯定。

  对李彦而言,书架里的藏书尚不完整,在家、在办公的地方,还有许许多多的文字,构筑起科研路上的一步步脚印。为学而读,读出老先生们的指引,读到其他学科的印记,读作自身一直更新的知识体系。

  在李彦的书房里,每本书都是时间的见证。时光在她喜欢的文字上留下印记,从文艺到理性,从抒情到学术,由繁入简的智慧,伴着人生的足迹,在李彦的书架中一一展开。

  小时候的李彦老师,便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周,父亲从县图书馆借回的一摞书,成了她最期待的礼物,“我迫不及待读完,这样下一周爸爸带回新书,我也就可以接着看了。”在那个稚嫩的年纪,书籍成了她童年最宝贵的财富,上小学时,就已经将县图书馆中少儿专区的书籍读了个遍。那时的李彦年纪虽小,却每日与书香为伴,读过的书却已然在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李老师回忆起如痴如醉地读着《林海雪原》,书中小白鸽给少剑波送信时,将信件折成鸽子模样的情节深深地影响着她,“30岁之前,我也总喜欢把写好的信叠成小鸽子的样子,”李彦老师打趣的话语中,满是对书籍深深的情感。

  到了中学时期,李彦老师对书籍逐渐有了更加浓厚的感情,也形成了自己的阅读偏好。平日里空闲的时间,她就会把自己“泡”在图书馆中,那里有读不尽的书,就连零花钱也都拿去买了书。琼瑶、张贤亮、贾平凹、毕淑敏、池莉、舒婷、海子……当年畅销的小说与诗歌集,都一一印刻在李彦的记忆中,又流淌于她的笔下,写成一篇篇唯美诗意的散文。在这段青葱岁月里,她深深沉浸在文学的海洋中,透过作家笔下的文字感悟生活,又将其中的浪漫与梦想,化作青春的向往与动力。李彦对文艺深情的热爱,也没有被辜负。16岁那年,凭借一首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她在国庆诗歌朗诵比赛中抱奖而归。

  到了大学时期,图书馆又一次成了李彦的第二个家。然而,这一时期用功学习的她,一头栽入化学的世界,阅读逐渐从文学转向理科研究。那时的李彦,对知识的渴望,对真理的追求,点燃了她努力的信念,抢座、预约书,查找专业数据,翻看重要文献,甚至是“专程为了一本书,前去其他城市出差”。她的文字,也随之从才情横溢的散文,转变为简易直白的科学论文。

  岁月流转,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李彦的阅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所有的资料大多数都在网上”,她不再频繁地去图书馆,而是转向电子化的阅读,更快捷地获取信息。但即便如此,她依然保留着对传统阅读方式的热爱。“在飞机上的时候,我就看看纸质书”,那种触感,那种墨香,是电子书无法替代的。“这是一种很舒服的享受状态,”她笑着说。在飞机上,李彦常常读一本小册子——中英对照的《唐诗三百首》。

  这是因为,“其一是英文解读翻译得特别明白,可以很容易学懂词句中的涵义;其二,这与我们写科普、写科学论文是异曲同工的,也就是剥去修饰的成分,抛去华丽的词藻,用最为简练直白的语言做出最为清晰严谨的表达。”

  唐诗的深邃,译文的平实,让李彦在重温古典文学的同时,也体会到语言的简洁之美,一如不同阶段的她,所感受到各异的生活之美。

  在漫漫的阅读之旅中,李彦总结出一套自己的阅读方法。不同的书籍有不同的读法。她解释道,对于理科书籍的阅读方法,注重的是实用性和系统性。像是手册书,她强调借助目录查阅的重要性,通过目录定位到所需内容,再进行重点阅读;对于丛书,李彦则更倾向于整体把握,通过目录了解全书内容,再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性阅读特定的章节。而倘若是教材,则需要循序渐进,全面掌握,打下扎实的基础。至于通俗一点的科普类书籍,李彦的阅读方法则更为灵活,可以选择性地跳读,也会在感兴趣的部分停留下来,仔细地多读几遍。由是,李彦得以深刻理解书中所述,乃至加以灵活运用起来。

  李彦老师的阅读之路,从文学到理科,从感性到理性,从到简约,从繁杂到纯粹,从纸质书到电子书,阅读所指在变,但对知识的渴求、人生智慧的沉淀从未改变。“年轻时看过很多池莉的文字,在琐碎而真实的描写中,透出深刻的哲理,由此体味到一些人生的滋味。”在书页间,各个年代、各式人物、各样生活一一浮现,读着读着,心胸与思想悠然开阔,从而得以平常心面对科研中的起起落落,坦荡面对生活中无数的可能,“读书的妙处就在这儿吧,在自己有限的时间里,经历着许多不同的人生,虽然和切身经历尚且有差距,但毕竟也是对不同生活的一番了解”。而到了后来,李彦突然意识到,书中的感悟都在自己的人生中有着照应,有着更多人生阅历的她,也更喜欢直接去触碰生活,攥住独属于自身个人的丰沛感受,她相信,文学书籍中的人生哲理,可以在来日方长的往后余生中一点点自己去体会。

  文学人生,由繁入简,每一本书都见证着她的人生轨迹,每一页纸都记录下她的成长蜕变。

  在李彦老师的书架上,有一排中英文教学参考书,码得整整齐,“大多数都是我教学用的参考书”,见证了李老师在三尺讲台上的辛勤耕耘。在她心中,教课是一件很有挑战却又特别有意思的事情,为了做好这件事,她从五湖四海广泛搜罗而来这些书,这些学术研究的成果,由是成为教学备课的宝贵资源,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成了与学生心灵交流的桥梁。从读到教,书的角色在转变,但其重要性始终如一。

  李彦教学的故事,要从上世纪说起,那时的她方才完成年级主任的工作,准备赴美深造,但心中始终牵挂着三尺讲台,很是希望能为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的本科生讲授“普通化学”这门专业基础课,在国外也收集了众多相关教学资料。回国后不久,由于教学队伍后备力量短缺,主讲“普通化学”的机会恰好摆在了李彦面前。彼时,面对同事们对于她科研事业精力的担忧,虽然预先没有准备,怀着对教学的满腔热忱,李彦还是毅然接过了这门课的授课“接力棒”,只因为“就是喜欢当老师,就是想上课”。作为大学一年级学生最先接触的专业核心课程,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是学生大学生涯的起点,为后续进阶课程学习夯实基础的关键,更是李彦老师教学生涯的新篇章,是她授课心愿的梦圆回音。

  面对这一挑战,李彦老师开始了通宵达旦的备课。为了寻找合适的教材,她整日整日地骑着自行车穿梭在图书馆与家之间,沉重的厚厚一摞铜版纸书压弯了车筐,却压不垮她的决心。就这样,国内外的教材几乎都被李彦一网打尽,又在一次次真实的课堂实践中,根据教学节奏不断扩充授课内容。李彦深知,“课比天大”,要想教好这门课,需要的不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需要生活的积淀和实践的智慧,便从平日里的科研处取材,以此告诉刚刚迈入化学大门的本科生们,“即使是从基础课程习得的知识,也可以大有应用”。

  生活,同样也是一片给予她备课素材的沃土,“我时时刻刻都在准备”,要是在学术报告上听到合适的例子,在电影、书本、聊天中有所启发,李彦都会马上记下来,在下一次授课中马上换上,“哪怕是在街上看到的小小广告牌,都可能会出现在我的课上,无时无刻的积累,成就了李彦每年都在创新的授课素材。

  李彦也曾参与编写“普通化学”的第三版教材,在原来仅有原理部分的基础上,聚焦自己所研究的纳米材料,补充上元素性质的内容,通过书,李彦将硬知识倾囊相授,更是将对化学的理解与热爱,传递给每一位读者。有意思的是,书的流动不仅在于教材,更是以课程小礼品的形式出现。为了鼓励未曾尝试过化学竞赛的本科生,李彦所特别在这门基础课上设立“最佳进步奖”,三次测试中进步最大的同学,可以获赠校长签字、李彦参与编著的《材料化学》一书,书页中所蕴的精神鼓励,深深感染着每一位学子。

  在现今转向多媒体、智能化教学的时代,李彦老师或许能算得上是最后一批使用实体教具的老师,这也构成她教学的一大特色。“这些教具,那可都是有历史的。”从五六十年代流传下来的实体教具,到自己亲手制作的模型,每一件都承载着历史的厚重和对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这是单斜晶体的晶胞,是用来讲解晶体结构的”“那个是氯化钠的晶体结构,红球和白球都能代表氯,也能代表钠”“这个是我自己用海洋球粘出来的六方最密堆积,还只是一层,在课上我会把很多层堆起来,展示给学生看”“那个是硫化锌的晶体结构,有的在顶点,有的在面心上,就叫面心立方,变一变就是金刚石的结构了”“这些木球是用来讲解原子的堆积的,上面不沉,下面的黑球特别沉”李彦兴致勃勃地介绍着书架上方袋中的“宝物”,还专门花了满满一个屋子来放置。这些具象立体的模型,传递着知识的温度,让晶体结构中的立体几何更为生动,让化学中的数学更易理解,也正是它们,影响着好几十代的北大人。

  这门课,李彦老师一讲就是二十多年,如今依旧坚守在教学一线。她上课从来不会迟到,一以贯之地将生活中的点滴融入教学,将读过的书有条理地综合起来,讲给慢慢的变多的学生听,好评如潮。对时间的尊重,对教学的执着,收到了好的结果,李彦在2008年和2013年分别获得“北京大学十佳教师”和“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的荣誉。

  采访间隙,一位学生轻敲房门,带着求知的眼神询问起一本书。李彦老师热情地回答她:“就在门口桌上,你拿去吧。”就在当天早上,李彦老师收到一本新书,她当即兴冲冲地将这一消息发布在课题组群里,只待有心的学生前来借阅。

  李彦对学生的关怀并不局限于一本本书籍的“流动”,更是永久地停驻在她的书架上。那是一套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学生们主编的刊物,名为《泼墨》。其中“化学的元素”这一特辑是李老师“特别想要介绍的”。扉页上是李彦所写的序言,记述了这本书中师生的共同记忆。2005年,学生自发组织在未名BBS上通过诗歌、戏剧、小说等方式按顺序介绍元素。这点燃了全校师生们的兴致。登录BBS看这个系列成了北大人每天的日常。还有许多其他院系的师生们也自发地参与执笔创作,师生们空前的热情让这个系列连续70多天霸榜BBS十大热门话题。后来,李彦与学生们一起将这一系列汇编成了一套科普读物。这样一本学生刊物被李彦珍藏至今,甚至是“当宝贝”了,在她的书架上见证着她与学生相伴前行的岁岁年年。

  “我也会经常给学生推荐书,”李彦笑眯眯地说着。倘若读到有所启发的文字,她会迫不及待地在课堂上与学生分享。1883年,美国物理学会第一任会长亨利奥古斯特罗兰(Henry Augustus Rowland)的演讲“为纯科学而呼吁” (A Plea for Pure Science)是她一定会在课上与学生一同探讨的文章。其中所讲述的应用科学与纯科学的关系、纯科学对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在一年年与学生的共读中,常读常新。李彦也时常推荐化学专业以外的书,期待着学生能够从书中获得启发,拓宽知识面。对于想继续从事科研工作的同学,她同样倾囊相授,不仅是引导学生从《如何做研究》一类的书中踏入科研的大门,更是结合科研前沿进展对学生们提出中肯的前瞻性建议。李彦老师笑称自己“没有能力给学生列书单”,并不给学生推荐具体的书,而是经常引导学生关注文学、哲学、历史、经济、法律等方面的“闲书”,对话不同时代的作者,在她看来,不同的书会教给读者不同的知识,不同的思想与方法。书籍由是成为李彦和学生心灵沟通的桥梁,蕴藏着李彦对学生成长成才的深切期望。

  在李彦老师的书架上,还有一份特殊的收藏——来自世界各地的杯子。这些杯子,是学生们毕业后从远方带回的心意,是他们对李彦老师教诲的感激与回报。工作以来,在教育、科研等方方面面都有所参与的她,与学生有着非同寻常的情感联结。

  每每看到这些杯子,李彦的心中便会涌起一股暖流:“我教过的学生可能也有好几千人了呀。”

  来自五湖四海的杯子,见证着李彦老师桃李满天下,满载着她与学生间的深厚情谊。

  在李彦老师的书房里,书香永存,氤氲着一位教师对学生的学术关怀;情感永续,延绵着一位过来人对后辈成长的关爱,下自成蹊,在书页鸣着。

  李彦老师的书房架起大大小小的相框,记录着她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遇见的人。“这些照片都是我拍的,我喜欢在校园里转一转,随手拍一拍。”虽然用的是手机,但总能在院工会摄影比赛上获奖。”谈起这些照片,李彦老师的眼里便有了光。她总能从身边寻常的景致中,发现别样的美。从北大校园的牡丹,到未名湖北岸的腊梅,从欧洲车站团聚的温情一幕,到“北大教授茶座”上的学生画作,她用心观察着世界,又用镜头捕捉着瞬间,将每一张照片背后难忘的故事,印刻成相框里的永恒。

  故事的经线,将历史与现实相连。李彦去过很多国家,留下了许多照片,她尤其喜欢打卡著名科学家的实验室,每到一个新的地方,探访重要的科学成就原址必定是日程表上的必选项。在李彦心中,上世纪初到三十年代是整个科学技术蒸蒸日上的时代,涌现出一批卓越的科学家。她在课堂上讲述原子相关知识的时候,总会提到著名的索尔维会议,展示遍布诺贝尔奖得主的那张合影,而到了生活中,这些熟悉的名字引着她去往实地,身临其境地阅读这一段历史。

  “2019年我前往德国维尔茨堡开会,便专门跑到伦琴纪念馆。当时馆内只有我一人,我也就仔仔细细地饱了一番眼福。”

  为了给薛定谔方程的教学添上几分趣味,李彦专门跑到奥地利的维也纳大学,将图书馆前薛定谔的塑像拍了下来。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里合成氨的第一个反应器,印度拉曼研究所的第一台拉曼光谱仪,波兰华沙的居里夫人曾居地与纪念馆……李彦用脚步丈量着世界,用眼睛阅读历史发生地,让自然所见与书中所读刻在人生旅途的坐标上。

  故事的纬线,贯穿了几辈青年的学与思。通过“北大教授茶座”,李彦老师与学生分享人生的阅历与见闻,学生画像里的她,满面笑容,温柔且亲切,就像知心大姐姐一般。在“选择与初心”的讲座中,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情,又在“如何过好你自己的人生”的探讨中,将生活的热爱传递给每一位学生。她也会将自己看过的影视作品与学生分享,像是《流浪地球2》里的天梯所用的就是李彦研究的碳纳米管,至于电视剧《三体》中的飞刃,同样是碳纳米管。这些都成为了她上课鲜活的素材,电影《奥本海默》给她带来的震撼也让她忍不住叫上学生一起看,在艺术中感受科学的机制,引出一条且行且思,向真向善的人生之路。

  在不同的阶段,李彦老师一直在读着,“以不同的方式读不同的内容”,从书页到生活,从眼前的屏幕到脚下的大地,她将所见所感的一整个经纬放入书架,与全世界对话。

  李彦的方寸书房,是一片通达的天地,山川在这里展开,连接起理论与现实,经纬于此纵横,历史与未来和鸣,从化学出发,通向全世界。



上一篇:经典作家专刊——刘半农

下一篇:凯赛生物控制股权的人拟变更;康华生物重组六价诺如病毒疫苗获批临床 医药早参

相关产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