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洪远:以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深刻阐释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要逐步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从“三个大局”看“三农”,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特征、目标任务、问题挑战与实现路径等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备极其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习多次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同样也既有各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我国国情农情的中国特色。“农村现代化既包括‘物’的现代化,也包括‘人’的现代化,还包括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习,2022:277)。深入学习贯彻习关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观点、新论断,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要从农业、农村、农民、乡村治理四个方面的现代化出发,彰显农业产业、农村地域、农民群体、乡村治理的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和基本要求。
推进农业现代化,要立足农业产业特征。农业生产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需要培育发展根植于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以增强农业竞争力。农业生产面临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需要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强化市场机制的灵活性与调控政策的精准性,增强农业抵御风险的能力。我国农业家庭经营占主导地位,小农户在采纳新技术、新品种方面面临许多制约因素,需要加快发展规模经营主体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将科技、信息等现代生产要素导入小农户,促进农业科学技术应用水平和生产效率整体提升。我国农业是近两亿人就业的产业,但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仍处于低端水平,需要打造全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推进农村现代化,要立足农村地域特征。村庄是一个集生产活动和生活居住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社区,要坚持协调发展理念,统筹产业高质量发展、人口布局、公共服务、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等多方面要求,科学合理规划农村空间布局与设施建设,确保生产和生活功能有机统一。每个村庄都具有独特风貌,要避免盲目模仿城市模式,保留地域特征、乡土特色、民族特点,让村庄成为展现多元文化的亮丽名片。村庄与自然生态融为一体,要深入挖掘乡村的多元价值,在促进自然资源合理开发与价值提升的基础上,重视农耕文明的传承与弘扬,通过创新性方式融合传统农耕智慧与现代文明成果,实现乡村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推进农民现代化,要立足农民群体特征。我国农村人口规模较大,是近五亿农民常住的家园。提高农村居民现代化水平,是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较低,城镇和乡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差距较大,提升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缩小城乡差距,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我国农村人口和农业劳动力文化程度不高,农村科学知识普及程度和农民科学素养相比来说较低,全方面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和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突出,全方面提升农村人口和农业劳动力素质,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点。
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要立足乡村治理结构特征。目前,我国有3万多个乡镇、50多万个村民委员会,加强农村基层工作,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基。从当前的情况去看,一些农村还存在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村级组织工作机制不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薄弱、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不足、社会服务组织发展不成熟、村干部队伍青黄不接、少数基层干部作风不实等明显问题。迫切地需要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提高基层治理能力,快速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要与国家全面现代化建设同步发展。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到21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农业强国、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从农业现代化的目标要求来看,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增强农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要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拓展现代农业的多元化发展路径,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推进农村三产深层次地融合发展。建设现代农业生产体系,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建设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要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力度,加快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强化新型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的协同协作。推进生态低碳农业发展,要提升农业标准化水平,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升绿色发展支撑能力,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从农村现代化的目标要求来看,要把乡村建设摆在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提升乡村建设水平。要加强村庄规划建设管理,统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改善提升村容村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要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
从农民现代化的目标要求来看,要促进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要增强农民主体地位,提升农民物质生活水平。要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农民社会文明素养。要提升农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身心健康素质,实现农民全面发展。要传承弘扬农耕文明与美好品德,繁荣发展农村社会主义文化,使广大农民自信自强、精神力量充盈。
从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目标要求来看,要坚持党对乡村治理的全面领导,坚持全周期管理理念,建设乡村治理共同体,提升乡村治理水平。要完善党全面领导的乡村治理制度,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村级组织体系,深化乡镇政府机构和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党建引领的社会广泛参与制度。要加强基层政权治理能力建设,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加强村民委员会规范化建设,增强村组织动员能力,推进平安乡村建设。要推进基层法治和德治建设,推进法治乡村建设。要加强基层智慧治理能力建设,健全基层智慧治理标准体系,提高乡村治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时期。必须充分认识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总目标做好新时代新征程的“三农”工作。
与深入发展的新型工业化相比,农业现代化基础仍然薄弱。长期以来,我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严重不足,同时由于实行高投入、高产出的农业生产方式,导致资源过度利用,耕地质量退化,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出现了资源和环境超载的现象,防汛抗旱等防灾减灾体系不完善,抗风险能力较弱。从现状看,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中等水准的1/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世界中等水准的1/4。从趋势看,我国人口规模还将增大,根据有关机构预测,到2030年我国人口总规模将达到14. 5亿左右;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工业发展和城镇建设均需占用土地,农地资源减少的趋势难以避免;在水资源比较短缺的情况下,我国水资源与农业生产的区域布局严重错配,长江以南地区占有83%的水资源,但我国农业主产区大多分布在在北方,这加剧了水资源紧张的局面。在农业科学技术创新方面,我国技术集成化能力和产业化能力较弱,农业科技产学研融合程度和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不高,农业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不畅。
与快速推进的新型城镇化相比,农村现代化仍存在短板弱项。由于城市工业发展的污染物排放和农用工业品的回收问题未能得到较好处理,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任重道远,成为农村发展的重要障碍,直接关乎农村生活和生产条件的改善。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地广人稀,在交通、能源等基础建设方面存在明显短板,城乡公共服务差距较大,民生保障存在不少弱项。虽然这些年国家增加了农村的资金投入和项目供给,但农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欠账还很多,制约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和平等交换的障碍依然存在。在现有的金融体系下,农村部门的储蓄比例较低,随着城市部门吸收农村资源的能力不断增强,农村金融资源流入城市的规模较大,能够留下来投资农村的资源较少。农村储蓄和投资不足、金融缺口较大,影响农村建设的主体性功能的充分发挥。农业农村财政资金投入不足,乡村发展整体水平亟待提升
与城镇居民现代化的进程相比,农民现代化是重点难点。长期以来,我国对农民自身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够,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缺乏,积累了较多矛盾和问题。一是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不高。许多农民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对新品种、新技术的了解和掌握有限,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的创新发展。二是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当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服务能力不足,缺乏专业化、市场化的农民服务组织,使农民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三是农民的现代公民意识比较淡薄。人情礼法至上的观念普遍存在,现代民主法治观念和社会责任意识尚未在农村地区广泛形成。四是农村老龄化问题较为严峻。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入城市,导致农村生产经营中的“老龄化”现象非常明显。从发展趋势看,农村青壮年进城落户的数量将继续增加,农村地区的老龄化程度将进一步提升。
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相比,乡村治理现代化是根基。从当前的情况看,我国农村基层工作仍存在薄弱环节,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亟待强化。一是有些地方村“两委”班子力量配备不强,不同程度地存在综合素质不高、履职能力不强、联系服务群众不够紧密等问题,难以充分发挥自治作用。二是一些村民对国家法治的认知度不高,传统的讲人情、讲关系思想仍然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基层的法治化建设,法治权威性未得到充分彰显。三是现代德治的范畴、体系、运行方式等尚未同乡村其他治理方式充分融合。部分乡村没有将德治纳入整体治理范围,德治的推进多是口号式的宣传,尚未形成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
新时代新征程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走中国特色乡村振兴道路,走中国特色乡村善治道路,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加收入为根本要求,以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为重点任务,以强化科技人才支撑、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为重要举措,突出强弱项、补短板、抓重点、固根基,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一是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管护,提升耕地质量水平。二是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要树立大食物观,多渠道拓展食物来源,向植物、动物、微生物、非生物要食物。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改造提升老旧设施,建设植物工厂、海洋牧场等现代化农业设施。
一是推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强化资源保护与节约利用,降低耕地利用强度,健全节约高效的农业用水制度。加强产地环境保护与治理以及农业投入品使用管理,提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建立农业废弃物收集利用处理体系。打造绿色低碳农业产业链,健全创新驱动与约束激励机制。
二是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行动,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打造农业全产业链,统筹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推动农产品及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实施乡村文旅深度融合工程,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创新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品牌体系建设。培育发展多元化、多层次的生产性服务组织,推进乡村新型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持续稳定优化农业科技投入,完善科学技术创新经费支出结构。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大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开展重大品种研发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大力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加强农机装备薄弱环节研发,不断提高农机装备研发应用能力。落实支持科研成果转化及农业科学技术创新激励政策,加快遴选孵化农业防灾减灾技术,集成推广更多有灾防灾、无灾增产新技术新模式。通过建立差别化的评价制度、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完善科研成果转化体系等方式,强化农业农村科技保障措施。
要科学分类编制村庄规划,优化村庄布局、产业结构、公共服务配置。要加强村庄规划实施评估监管,提高村庄规划实施的实效性、可操作性和执行约束力。要健全村庄规划建设和管理,强化乡村空间设计和风貌管控。
要提高农村饮水安全和农村电力保障水平,强化农村“四好公路”建设和农村交通网络建设,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健全农村住房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和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要推进数字信息技术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深度融合,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质量和水平。
优化农村公共教育服务供给,加强农村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建设,实施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健全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加快将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持续提升乡村医疗保障水平。健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完善养老设施,扩大助残服务覆盖面。提高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使其逐步与城镇居民保障标准统一。
健全农村公共基础设施长效投入机制,因地制宜推进生活污水、垃圾治理和农村改厕。加强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厕所建设,推进农村里的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健全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大力推进村庄整治和庭院整治,改善村庄公共环境。健全完善农民参与和长效管护机制,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家庭经营性收入稳定增长。健全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促进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就业,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较快增长。完善价格、补贴、保险“三位一体”的农业支持政策体系,促进农民转移性收入增长。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促进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
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完善立德树人机制,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培育一批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营造崇尚科学、学习科技的良好氛围,带动农民科技素质整体提升。深入实施现代农民培育、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和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培育行动,加快培养农业生产经营人才和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人才。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乡村教育和医疗卫生、健康养生和文化旅游、规划建设和公共管理等领域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农业农村现代化人才支撑。
完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机制,改进创新文明培育、实践和创建工作机制。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创新爱国主义教育和各类群众性主题活动组织机制。构建中华传统美德传承体系,健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体制机制,教育引导农村居民自觉遵守法律、遵循公序良俗。
深入推行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民委员会主任、村“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创新党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通过优化党政机构设置、明确职能分配、高效配置人力资源,建立综合性强、运行高效的内部组织架构。
优化乡镇政务服务流程,深化一站式服务机制,拓展异地办理功能。实施村党支部建设“堡垒”工程,培育一批省级、市级、县级示范党支部。推行乡镇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提高行政执法透明度和公正性。完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建立社会公众列席乡镇有关会议制度。强化乡镇属地责任和相应职权,健全基层应急管理组织体系。
坚持党组织领导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制度,完善村民委员会成员履职承诺和述职制度。严格规范村民委员会的选举换届程序,完善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制度,健全村“两委”班子成员联系群众机制。推进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提升乡镇综合治理中心的规范化、标准化程度,完善基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创新法治宣传教育形式,提升乡村干部和广大农民的法律意识与法治素养。充分的利用网络和数字技术,构建乡村法律服务信息化平台。利用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和文化活动室等线下阵地,加强宣传引导。以村规民约、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等为依托,提升村规民约的激励约束作用。
开发乡村智慧治理平台,整合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技术手段,实现对乡村治理、乡村产业、乡村生态、乡村服务与党建动态等应用场景的精细化管理。构建乡村治理大数据平台,完善乡镇与部门政务信息系统数据资源共享交换机制。加快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推行适老化和无障碍信息服务。
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允许农户盘活利用合法拥有的住房。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探索兼顾多元主体利益的土地增值收益调节机制。明确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范围,优化用地审批和规划许可流程,强化用地监管。
提升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生产经营水平,增强服务带动小农户能力。落实农业贷款担保、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拓展服务领域和模式,健全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行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农业生产托管等,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
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探索农村集体公益性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管理机构,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探索多样化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途径,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激励机制,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发展动力和创新活力。
健全“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完善财政支农政策,创新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完善区域合作与利益调节机制。完善金融支农激励机制,提高农业信贷担保规模。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将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范围拓展至非流动人口。建立健全城乡人才合作交流机制,创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人才加入机制。完善财政激励、金融支持、社会保障等扶持措施,吸引各类人才返乡创新创业。建立科技成果入乡转化机制,允许农技人员通过提供增值服务合理取酬。
建立城乡一体、整体推进、均衡发展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鼓励县医院与乡镇卫生院建立县域医共体,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向农村流动。建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推动文化资源重点向乡村倾斜,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建立城乡统一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社会保险制度,提高社会保险的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
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统筹规划城乡基础设施布局和建设。实行城乡路网一体规划设计,加强城乡干线公路与城市道路有效衔接。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和农村连片集中供水工程建设,加快实施天然气管网“县县通”工程,深入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
健全城市规划体系,深化城市建设、运营、治理体制改革,积极有序推动县城建设,分类推动县城发展,扩大县城就业岗位,构建产业升级、人口集聚、城镇发展良性互动机制。推动合乎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与迁入地户籍人口享有同等权利,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
【作者系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原主任 、研究员;乡村发现转自:《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
县郡风云:专家们把土地规模经营与农业规模经营俩概念混为一谈(总第91期) - 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