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博全站app!
当前位置:首页 > 安博全站app下载安装最新版-案例

肺癌早筛首选这种检查高危人群每年查一次

发布时间:   作者: 安博全站app下载安装最新版-案例
产品详情

  

肺癌早筛首选这种检查高危人群每年查一次

  为进一步规范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工作,提升肺癌防治效果,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日前发布了《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方案(2024年版)》(以下简称《方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主任许爱国对《方案》进行解读,以提升大众对肺癌的防治意识。

  2022年,中国新发肺癌病例106.06万例,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22.0%;

  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75.13/10万和51.94/10万,总体呈上升趋势。

  《2023河南省肿瘤登记年报》显示,河南肺癌发病率为54.2/10万,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男性全部恶性肿瘤病例的25.36%。 不管男性还是女性,肺癌均是导致恶性肿瘤死亡的最根本原因,肺癌死亡病例占全部死亡病例的24.99%。

  《方案》指出,肺癌预后较差,近年来中国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虽有所提高,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如早期发现、早期治疗,5年生存率可显著提高。

  在肺癌早期阶段,治疗选择相对较多,手术切除的可能性较高。及时的手术可以彻底切除肿瘤,降低复发风险。

  据许爱国主任介绍,他所在的科室既往收治过一位60岁男性早期肺癌患者。该患者在一次体检中发现早期非小细胞肺癌(IA期),随后接受了右肺上叶切除术,术后未发现淋巴结转移。术后随访发现,患者恢复良好,5年后生存良好。

  《方案》指出,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烟草暴露、空气污染、职业暴露(石棉、氡、铍、铬、镉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一级亲属肺癌家族史等。

  这些危险因素会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增加肺癌的发生风险。例如,烟草燃烧会释放多种致癌物质,导致基因组突变和表观遗传异常,引起细胞生长、分化和凋亡失调,从而诱发肺癌。 同时,长期吸烟会导致持续的呼吸道刺激和慢性炎症,进而增加肺癌的发生概率。

  再如,空气污染则会增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驱动的发生,进而增加EGFR突变细胞的数量和这些细胞的增殖率,致使肺癌的发生概率增大。此外,PM2.5暴露还会增加肺巨噬细胞的浸润,这些巨噬细胞在肺癌发展中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1.吸烟包年数≥20包年,包括曾经吸烟≥20包年,但戒烟不足15年。注:吸烟包年数=每天吸烟的包数(每包20支)×吸烟年数。

  4. 有职业暴露史(石棉、氡、铍、铬、镉、镍、硅、煤烟和煤烟尘等)至少1年。

  《方案》将与吸烟人群一同生活或同室工作≥20年作为肺癌高风险人群界定的标准之一,是在提醒大众关注二手烟的危害。

  “我科最近就收治了一位63岁的女性肺炎患者,她本身不吸烟,但与吸烟的丈夫长期一同生活。在健康检查时发现有慢性支气管炎症状。进一步做了影像学检查,发现左肺有小结节。经过活检,确诊为早期肺癌。”许爱国主任提醒,二手烟中同样含有多种致癌物质。

  《方案》明确,肺癌筛查推荐低剂量螺旋CT(LDCT)。LDCT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肺癌筛查的首选方法。LDCT具有以下优势:

  1. 高敏感性:LDCT能发现直径小于5 mm的微小病灶,明显提高早期肺癌的检出率。

  2. 低辐射剂量:与传统CT相比,LDCT通过优化扫描参数(如降低管电流或管电压、调整螺距等),明显降低了辐射剂量,对人体的损害更小。

  3. 图像清晰:LDCT可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可以清晰显示肺部结构和病变,特别是对于早期肺癌的确诊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方案》推荐肺癌高危人群,每年进行一次LDCT筛查。若存在检出的实性结节或者部分实性结节的实性成分平均直径≥6 mm且15 mm等情况,应缩短筛查间隔。

  1. 检查前一周内不要做胃肠造影检查,以免影响检查效果。胸部应避免有金属制作的产品遮挡,以避免伪影干扰。

  2. 检查过程中,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呼吸、屏气等配合动作,以确保扫描结果的准确性。如果既往有相关病史,检查时最好带上之前的CT片和报告,以便对比观察变化。

  《方案》不推荐使用胸部X线检查、MRI(磁共振成像)检查、PET-CT检查、生物标志物检测等进行肺癌筛查。

  《方案》指出,肺癌应尽早诊断并及时接受规范化治疗。肺癌的早期诊断主要依赖影像学检查,必要时可结合病理学检查。

  组织活检是诊断肺癌的金标准。通过支气管镜检查或影像引导下的穿刺活检,获取肺部病变的组织样本,并进行病理学分析,可以确诊肺癌类型和分期。

  手术治疗:通过胸腔镜(微创)或传统开胸手术切除肿瘤及其周边组织,包括部分肺叶切除、全肺切除等,目的是完全切除肿瘤。适用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

  放射治疗:使用高能X射线杀死癌细胞。可作为肺癌的主治疗或辅助治疗方法,适用于局部晚期肺癌或无法手术的患者。

  化学治疗:使用化学药物杀死快速分裂的癌细胞。适用于小细胞肺癌(SCLC)及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靶向治疗:使用针对特定分子的药物,阻止癌细胞生长。适用于具有特定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如EGFR、ALK等)。

  免疫治疗:利用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癌细胞,常用药物有PD-1/PD-L1抑制剂。适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肺癌治疗应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要考虑患者的癌症类型和分期、患者的健康情况、患者的基因检测结果、患者个人偏好(如治疗期望、生活品质考量等)、医生建议等,以改善预后,帮助患者实现长期生存。



上一篇:哈佛团队开发类ChatGPT的AI病理模型为癌症诊疗提供新工具

下一篇:香港开奖 - 香港开奖V

相关产品
相关推荐